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今天對洗腦的理解

        當我的弟弟上大學後,第一次和他通電話,發現他沒有了之前當籃球明星的願望,只是很現實的告訴我他的個子不夠高,技術好過他的人也有很多。也發現很難再與他進行有趣的具有幻想力的交談,他曾經的各種想法都變成了認命吧現實吧我就這樣啦還能怎樣呢。
        我覺得洗腦不是灌輸了某種想法,洗腦是給人的思維砌上了厚厚的圍牆,拒絕接受任何其他思想,甚至不願或不敢看其他思想一眼,自己的思想只能獨自發酵,發酵成酸的人變成了電容,發酵成甜的人變成了集成電路,電容羨慕和讚美集成電路,並以之為努力方向。我覺得這樣的一群人永遠不能構建出網絡。

哪裡能了解到真正的同學?

        我在斯里蘭卡,發現旅行與旅遊節目描寫的是不一樣的。旅遊節目裡的主持人也會被這裡的蚊子咬鬱悶,但仍滿面笑容的有友善提醒大家記得帶防蚊液,出了攝像機鏡頭便大罵:老子以後不來了!攝製組也會被街邊餐館騙錢,被友善的當地人強行帶路討小費(在你已經知道如何到抵達目的地的情況下,對方仍緊跟著你,幫你指那些你早就知道該怎麼走的路),反正有節目製作經費,便不怎麼在乎,依然向大家展示這裡的民風淳樸。當旅遊節目裡,主持人熱情的和當地人打招呼時,心裡肯定都要厭煩的吐了吧,因為有總有熱情的人想找外國人講話,而話題又萬年不變的你從哪裡來,來了多久了,你喜歡這裡嗎?或者一些機智的人先猜你的國籍,泰國?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哦,是中國!北京?上海?廣州?不管多煩躁,最終演在節目裡的依然是友善好客。
        我對這樣的人並不厭惡,只是屢屢這樣的情形令我疲憊。 他們是真的友善,他們並不能理解我所處的境況,因為在想像中,被很多人在乎是一件開心的事兒吧,而且自己的真誠友善也不該被冷漠對待。
        這就是我普通的旅行,沒趕上火車和曠課被點名的感覺是一樣的。
        我加了高中好友的qq,加了高中的群,後來又退了群,之後通過人人網了解到高中同學的聚會,沒有參加也沒什麼好惋惜的,因為隨便看看什麼生活小說或網絡上同學聚會的吐槽文章,就知道他們只是幹了些不怎麼令我期待的事情。
        之後選擇性的加了大學同學的qq,加了大學班級的群,畢業不久後退了群,一如我在大學裡的觀察,我很少看到同學的思想,很少看到老師的思想,那時我便認為他們沒有思想,也不屑與他們交流。可之後還是有些懷念,便重新進入校內網看看大家,依然看不到大家的思想。大多數人都在分享那些看起來對的道理(例如:要坦然面對/要放下/要想得開/要努力堅持一件事情/要承受),文章頁卻一直寥寥無幾。經常看到大家只是在學習思想,展現思想,我卻很少看到有人有自己的思想。
        我覺得思想應該是一種光環,別人能直接看到。這種思想,看到的人可以厭惡可以旁觀可以喜歡,但思想不應是促膝夜談才偷偷互相展露的東西。促膝夜談是沒有滾床單趨向的兩個或多個人能發展到的最親密的情形,如果這時仍不進入思想交流階段,而只是在思想發現階段,也許一直到死,才能大概搞清楚一直糾結的那些是非。
        我希望擁有這樣的同學,在人生交集時,可以一起“旅行”,而不是互相將對方當“旅遊節目”看待。